近期,上海、广东、北京、杭州等城市的银行贷款政策,正在悄悄发生变化,3.3%和3.6%的低息贷款正在渐渐关上大门。
空窗期提前关闭
低利率+随借随还+循环授信+备用金,在放水指令下达后,多个核心城市推出了3.5%、3.3%的经营贷款,超低利使他们成为了6、7月的明星产品。
除了低息的优质条件外,审批条件也比较宽松。最基本的,房龄和主贷人年龄上并没有什么限制,征信流水也是能轻看就轻看,就连平常比较看重的产证时间和营业执照持有时间,都降低到3-6个月之内,仿佛回到了2020年,有房就能贷的那会。
但放水时间始终是短暂的。从7月中旬开始,明显能感受到贷款审批慢慢收紧了。首先是产权人和主贷人不能超过65岁;其次,贷款金额超过300万就会触发人工审核;再其次,没有在贷前做资料的空壳公司几乎没有通过的可能;最后,比较要命的,提款到个人账户变得很难。
这波收紧被波及到的并不是之后一段时间贷款的人,而是在6月底申请,还没有批下来的这一批客户,因为会有被拒贷的可能。
收紧后的影响
除了有可能被拒贷之外,对普通人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放款。正常情况下,经营贷的放款是一次性打款到第三方账户,这次放水有了些许变化:客户可以自主提款到个人账户。
客户每笔最高可提款50万,每天限额450万,但最多提取多少总额并没有限制。而现在总上限仅有450万,也就是说最多只能提9笔。超过部分需要经审核后发放至第三方账户。
可能你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变化,但是银行在提款过程中加了一个小小的限制条件,必须提供用途凭证。也就是说,你提款450万就要分别提供9份用途证明,而超出部分也要提供。简单来说这就是为了限制经营贷用于消费、投资等与名义不符的违规行为。
据消息称,在之后的几个月内,将会进一步缩紧自主提款次数,很有可能禁止自主提款。这种跳脱第三方账户的自主提款,有可能会被系统标记为高风险,也就意味着贷款到期后将不能续贷,只能换银行转贷,以前经常用在到期前信用不良的企业身上的。
应对措施
这部分直接讲干货,不懂可以私信咨询。
保留备用金
3.3%的贷款基本是一年到期归本,申请使用后请尽可能保留3成-5成的资金当做备用金,到期时可当做转贷的过桥资金。
资金额度过大,直接走第三方账户
虽然银行规定450万后才会走第三方账户,但是这里建议超过200万一律走第三方账户,当然要提前做到规划,想好这笔资金如何操作。
准备好转贷的准备
如果把这笔资金频繁需要提款还款,那可以考虑还银行产品,也就是转贷。但代价是要舍弃目前的低利率,选一些3.7%、3.8%不用看用款证明的产品。
分清情况,及时换贷
如果是一次性并全额使用,三五年内没实力全额还清,比如说转贷和那什么比较普及的用途,那么就没有必要贪图利率这一棵树却失去一片森林:现在有真正五年期和十年期产品,利率也都低至3.7%和3.8%,具体产品推荐可看往期文章:
目前3.3%、3.6%的贷款正在一步步关紧大门,目前有两种处理方案:一、找下家转贷;二、做好规划,趁没完全关闭前再冲一把,趁早入手。当然,一扇门的关闭,会让其他的窗口显得更耀眼。
- 聊来小程序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