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企业往往会向银行贷款,但贷款到期后银行一般不能直接给企业续贷。等到办完新的审批程序后,企业才能拿到新的贷款,这个中间就有一个过渡期,造成企业短期资金缺口。
政协第十三届江门市委员会三次会议经济委讨论组上,人民银行江门中心支行副行长周海涛建议:“希望政府设立企业转贷产业扶持基金,帮助企业解决资金过桥、转贷的问题。”
“过桥资金”惹关注
周海涛表示,即使银行同意给企业新的贷款,企业也必须先偿还原贷款,然后再走审批程序办理新贷款手续,直到新贷款批下来,一般会有7天左右的过渡期。
然而,对于企业来说,现实的问题就摆在眼前了。企业必须先要筹出这笔钱来还掉原来银行的借贷,银行才能再发放新增贷款,否则将面临贷款管理级别“下调”。即使是一个运转正常的企业,要筹出这笔贷款也是不容易的。周海涛说:“此时企业通常的做法是求助小贷公司和亲戚朋友来凑出这笔钱,但获得难度较大,资金成本很高,对企业的经营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困扰,很多企业甚至走上了一些高息的途径来获得这笔资金。”
“社会信用评级”有何短板
据周海涛介绍,江门以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之一是通过社会信用评级机构来给企业偿还贷款能力“打分”,如果银行认可这个评级,那么获得这个信用评级的企业就会给予续贷,但当中亦有隐忧。周海涛说:“实际上银行有自己的一个内控制度,不见得会认可这个社会信用评级。并且从去年开始,人民银行已经不再支持这种做法了,因为评级费用是由企业支付给评级机构的,银行并不认同这种评级。”如果银行不认可社会信用评级机构的打分,那么企业仍然会面临过桥贷款的难题。
委员观点交锋,“过桥贷“能否落地江门?
周海涛建议政府设立企业转贷产业扶持基金,在场其他委员怎么看?
市政协常委、菲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式忠马上表示:“前两年经济委一直在做这个事情,可惜目前还没有看到最终成果。”
市政协副主席费伟东紧接着接过话筒:“前几年我们政协一直在推这个事,也去了浙江、温州等很多地方进行调研。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政府成立一个过桥贷基金并且把资金放在银行,通过银行账户过渡来解决这个问题。”
市政协委员、智能装备制造研究院冯旭初董事长在现场亦对该话题十分关注,他认为,企业过桥贷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银行。“既然银行打算贷给企业,那么审核手续办好后顺理成章再贷给企业就可以了,不用让企业还一次、再贷一次。”同时,冯旭初提到,如果银行并没有再贷给企业等额的资金,企业在偿还小贷公司的时候就会面临资金缺口,从而引起很多的纠纷和官司。
冯式忠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江门市政府以及地方银行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有很多新兴金融产品推出,例如江门农商行的小额贷款。政府如果能成立转贷基金,就能更有效地解决过桥资金的风险和成本过高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企业老板也不用再为筹钱的事情而分心经营管理。
广东多市已成立“过桥贷”帮企业减负
记者了解到,上个月珠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珠海市进一步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若干措施》,以“十四条”举措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其中第六条举措提到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流动性融资难题:“珠海市财政出资扩大“四位一体”融资平台“转贷引导资金池”,取消转贷银行承诺函扩展合作银行,并且每年为企业提供不少于资金池本金20倍的银行贷款到期“过桥”资金帮助。”
此外,中山市设立15亿元的融资专项扶持资金开展“过桥贷”业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降低转贷资金成本。中山市金融局去年披露,该政策在去年上半年推动银行帮助企业办理“过桥融资”业务77.31亿元,帮助企业减少财务成本约1.16亿元。
汕头市自2016年起,财政局牵头设立“汕头市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截至去年8月,已与7家银行签订协议,扶持企业21家,累计提供转贷资金超过2.58亿元。
“事实上这个问题我们是可以解决的,并且周边城市也没有发生过金融风险,希望政府能够成立企业转贷产业扶持基金,帮助企业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周海涛说。
借新还旧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过桥资金常常会为企业带来一笔不小的新增成本。如果银行直接无附加条件的续期或用新贷款承接就贷款,企业营运成本会大幅度下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之一,江门深度融合粤港澳将会“倒逼”政府思考如何解决企业投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优化金融政策,推动投资环境与营商环境的提升。
- 聊来小程序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